2025年7月15日上午,“转变作风 以深扎砺心——中国美协‘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苏浙段)”座谈会在江苏省美术馆召开。采风团成员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协主席周京新,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协副主席徐惠泉,浙江省美协副主席骆献跃,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画院党支部书记茹峰,江苏省美术馆馆长王法,吉林省美协副主席、吉林市美协主席陈华,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盛天晔,宁夏回族自治区美协副主席、宁夏画院院长、宁夏美术馆馆长周一新,江苏省美协秘书长吴嫔,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谷旻,苏州市美协主席陈危冰,徐州书画院国画院院长赵方方,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主任李江峰,浙江省美协四级调研员陶将,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美协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邱琳,江苏油画雕塑院专职画家张永与江苏省文联二级巡视员韩军及江苏采风团相关人员参与会议。浙江画院理论研究部主任王凯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采风团代表首先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尤其信中谈到“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努力创作更多讴歌时代精神、抒发人民心声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对于此次大采风活动,既是巨大鼓舞,也是有力鞭策,进一步坚定了美术工作者扎根新时代生活沃土的毅力与决心。
本次会议以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举办的“画人亚明艺术回顾展”为切入,围绕1960年以傅抱石、亚明为代表的江苏国画写生工作团历时三个月、行程两万三千里、横跨六省十余市采风之旅,对照亚明先生“三师教我”艺术理念(即践行以人民、生活、传统为师),根据中国美协“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苏浙段)内容,围绕四个议题:一、生动讴歌中国式现代化火热实践,用力描绘新时代多彩画卷,以新的精神风貌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大力推动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思考;二、大采风与新时代中国美术对象描绘、创作路径与艺术表达思考;三、大采风与新时代文化使命担当下的中国美术审美塑造与建构关系;四、如何克服采风中存在的沉不下去、时代生活难以体现、写生到创作转换;大家深入探讨了美术创作中时代、传统、人民、生活的关系。
美术家们表示本次采风写生的启示有:一是“变与不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与作为,美术创作要推陈出新,描绘新时代日新月异的生活、科技浪潮下的各种变化与可能,不变的是继承当年江苏国画写生工作团两万三千里采风“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二是“融入科技”,美术家攀登高峰,在技法之外还应具备更多、更开阔的人文观和综合视野,融入新科技,理解科技背后思维方式,强化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三是“深入生活”,艺术创作要深入生活、贴近人民,关注社会变革和创新发展,持续深耕、反复求索,带着艺术的初心寻找创作的源头活水,从中汲取灵感。四是“教育启发”,美术教育应加强教学相长的理念,以教学带动创作,以创作引导教学。同时,美术家们提出了当前创作的挑战与问题:传统笔墨融入当下时代有挑战,部分年轻艺术工作者创作落后于时代,专注小我,忽视时代关联。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创作建议:一是走出舒适区,增强内驱力,避免概念化;二是以真情实感提炼生活素材,以真心换创作;三是要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了解人民的故事和精神需求,创作出有时代共鸣的作品。
转自中国美术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