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

海上画派---陆俨少

所属分类:学术前沿    发布时间: 2025-09-18    作者:西安简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陆俨少1909年出生于上海嘉定县南翔镇。少年即临摹《芥子园画谱》,14岁在上海读中学,18岁入无锡美专学习,同年经表哥李维城引荐从王同愈学习诗文、书法;1927年拜冯超然为师学画,并与吴湖帆相识。25岁时,父亲去世,他担负起养家的重担,因不是名画家,无法以卖画维生,于是在上栢山买了20亩地,迁居其间。“七·七”事变爆发,他避难西行,辗转来到重庆。当时的重庆,是战时国民政府的政治文化中心,云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文化人与艺术家,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大学艺术系也迁校于此。不为人知的陆俨少,只能投靠表兄李维城,在重庆某兵工厂谋得一个职位,余暇读书作画,除了老同学吴一峰等,几乎没有人熟悉他。1941年,他到成都、乐山、宜宾三地举办个展,美学家朱光潜参观后,认为是到四川以来看到最好的一个画展,但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状况,也没有帮助他进入重庆的文化圈。到1944年,陆俨少全家九口的生计,都靠他一人维持,但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他仍然保持着读书作画。

陆俨少白沙翠竹江顿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艺术市场萎缩,山水画面临被改造的处境,陆俨少失去了卖画条件,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改学人物画。陆俨少在五六十年代因美术界西画受宠导致国画创作艰难的背景下,转而投身连环画领域。1950年,出版作品《杜陵秋兴诗意图》。1951年,他携家迁居上海,参加了上海市文化局举办的三个月连环画学习班,依靠画连环画艰难维系生计。年参加上海市文化局举办的连环画研究班,后分配至同康书局任创作员,期间创作出版了近十部作品,包括《牛虻》《骄傲的将军》等。这些作品题材广泛、画幅较大,深受读者喜爱,曾多次再版并挽救濒临倒闭的同康书局。

1955年冬,安徽省文化局要聘他到合肥工作,吴湖帆、刘海粟劝说上海要成立画院,准备聘他为画师,挽留其留在上海。

1956年,陆俨少作为编外人员被聘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积极参与画院的活动。只可惜好景不长,接连而来的特殊时期让他连这种编外身份也不能维持,他被取消了作画的权利分配到画院资料室管理图书。可以说陆俨少在上海中国画院的岁月磨难太多,当初力劝他留在上海的刘海粟几次向他表示歉意,说自己当初力主他留在上海,没想到却让他吃了这么多苦头。陆俨少回归传统人物画创作,成为上海画院画师。其创作出版山水画《层峦暖翠》《峡江险水图长卷》等作品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多部画册。1959年,出版作品《杜陵人蜀诗册》《古意山水图》等

1962年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教师顾坤伯因病不能继续任教,急需聘任一名山水画家,主持教学工作的潘天寿想到了素昧平生的陆俨少,此前他见到过陆俨少的册页,认为其艺术风格与浙江美院的中国画教学主张契合,所以最后决定聘请他。浙江美院联络上海中国画院请求调动陆俨少前去工作,上海中国画院不同意,要求另派他人,潘天寿坚持必须是陆俨少,最后协商让他在两边工作,每学期在浙江美院任教两个月,其余时间回上海画院工作。

直到1964年,他一直在浙江美院兼职教学。在种种困境中,陆俨少始终不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生活给他带来的贫困和痛苦,也从另一方面激励他,他的深厚功力和杰出成就,正是在这种逆境中逐步取得的。当许多画家为了政治上正确而放弃自己,随波逐流时,他却通过艰苦的努力,步入自己艺术的成熟期。在被打成右派之后,他每日都要去接受劳动改造,但这没有使他消沉,反而激起他一切置之度外,只是潜心钻研山水画的心志,那套著名的多达200余幅的课徒画稿,就是在此时期劳动之余完成的。1972年,创作出版作品《宋人诗意册》《幽谷寒松图》等创作作品《宋人诗意册》《幽谷寒松图》等

1979年,陆俨少正式调入浙江美院,被任命为教授、山水画专业研究生导师。此时,他才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他倾全力于教学和创作,把自己多年珍藏的名贵画集捐赠给浙江美院国画系作为教学之用。1984年浙江画院成立,他以其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力被任命为首任院长,成为浙江画坛的代表性画家。1989年又被聘为西泠印社顾问。

20世纪80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深圳作为特区向全世界开放,特区政府重视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吸引了一批知名艺术家,陆俨少也于1989年迁居深圳,住卜居园岭新村,取堂号晚晴轩,在这里读书作画,随之他的艺术活动重心即转移到深圳以及港澳。

90年代刚开始,陆俨少的身体大不如前,他开始向故里回归。1983年应家乡父老之邀重游故里,1984年他将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捐赠给上海博物馆,1990年,出版创作作品《春渚渔歌》《村塘牧戏》《巫峡秋涛》《赤城山》等,1991年故乡嘉定县政府决定成立陆俨少艺术院并选址奠基,他因病不能参加仪式,但捐献画作71幅并款数十万元。1992年他再次回到上海,在此养病。19931023日在上海病逝。

2009由政府投资600余万元编纂的《陆俨少全集》是对其艺术生涯的全面梳理,收录了数千幅作品,包括《杜甫诗意图卷》《满峡开帆图》等经典,具有极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2013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编著的《陆俨少绘画作品典藏》由陆俨少之子陆亨主持编纂,收录其艺术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如《东蒙隐居图》《神仙树》等

陆俨少擅画山水,尤善于发挥用笔效能,以笔尖、笔肚、笔根等的不同运用来表现自然山川的不同变化。线条疏秀流畅,刚柔相济。云水为其绝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云勾水,烟波浩淼,云蒸雾霭,变化无穷,并创大块留白、墨块之法。兼作人物、花卉,书法亦独创一格。

从陆俨少山水画的整个框架结构来说,以浓为骨架,由浓入淡,由润至燥,常以生辣的几笔浓墨作起首,然后以干笔淡墨皴擦。如果将先有一画作为,那么后一画便为。作为先导的笔是主,而后继的则必然是根据前一笔的或大或小,或浓或淡,或燥或润,或疾或缓进行补笔。一笔接一笔,一笔复一笔,如此反复生发。如波连潮涌,笔笔紧跟,往复更叠,不能自止。以陆俨少的经验,作画从不打草稿,虽巨幅经营,也只大体安排位置,然后下笔,不受拘束,笔随神行,奇思壮采,合沓而来。

宝图专业美术作品征稿荐稿基地是为了解决出版社用稿难和作者发表难的问题,联合多家优秀美术出版社合作,由简能文化传媒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运营的专业美术征稿、荐稿机构。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