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传媒大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研讨会在中传学术中心V10召开。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长孙尧,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出席活动。
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卢禹舜,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锋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贾广健,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忠利,中央美术学院李洋,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李宽,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赵建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文工系主任陆学东等中国画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戏剧影视学院院长郑月以及36名2023级、2024级、2025级中国画博士班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孙尧指出,中国画创作必须扎根历史、传承精神,以艺术之力弘扬民族正气。他指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画博士生们聚焦东北抗联、抗日战争、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历史题材进行创作,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当代诠释。他强调艺术创作的本质在于以形写神,唯有深入理解历史脉络、准确把握时代精神,作品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传之久远。他强调博士生们要从资料中加深对党和国家的理解,认真观摩关于历史题材的经典影视作品,从多元艺术形式中汲取创作养分。孙尧充分肯定了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博士班取得的成绩,指出学科交叉融合、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并重的培养模式为传统艺术传承注入了新时代活力。他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画既要守住文化根脉,又要勇于开拓创新。他勉励青年艺术家们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民族复兴伟业相结合,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致敬历史、礼赞英雄、讴歌和平,通过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的作品,向世界展现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进一步提升中国画的国际影响力。
廖祥忠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以重大历史节点为契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持续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他指出,此次主题创作活动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学校党委将其作为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契机。他强调,中国画博士班师生开展如此高规格、高要求的主题创作,其意义远超一次普通的艺术实践,这是对博士生们历史认知深度、家国情怀浓度、艺术表现力度的一次全方位锤炼。通过深入挖掘史料、理解历史逻辑、塑造英雄形象、传递和平理念,同学们将深刻把握“为谁创作、创作什么、如何创作”的根本问题,在艺术实践中提升政治站位、深化人文素养、磨砺专业技艺,实现艺术追求与时代使命的同频共振。廖祥忠用“感谢、愉悦、兴奋”三个关键词概括了参会感受:一是感谢教育部及各级培养单位、导师团队的大力支持;二是愉悦于各位博士班同学展现出的认真态度、创作热情和严谨学术精神;三是兴奋于导师们的精彩发言与孙尧部长提出的创作要求高度契合。他表示,学校将把保障此次创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人才培养工程,确保作品达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希望同学们精心创作,用优秀作品向历史、英雄、和平致敬。
张树庭表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中国人民以顽强不屈的抗争精神,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强调,铭记历史是为了让青年一代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爱国情怀,坚定“强国有我”的理想信念。他指出,将艺术教育与时代责任相融合,是学校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高层次艺术人才的根本宗旨。此次主题创作作为博士班实践育人的重要成果,既是对先烈和历史的崇高敬重,也是对抗战精神的生动传承。他希望同学们通过创作实践,深化历史认知、厚植家国情怀、提升艺术表现力,将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使命紧密结合。学校将统筹各类资源,为创作提供有力保障,期待师生们以此次创作为契机,不断深化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致敬历史、缅怀先烈、讴歌和平,展现时代风貌、弘扬中国精神。
卢禹舜表示,此次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主题进行创作活动,是深化历史认知、锤炼创作能力、强化学科建设的重要实践。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主题创作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纪念活动呈献“中传答卷”,贡献先锋力量。
座谈会上,36名博士生同学依次进行了选题汇报。他们以中国画为艺术表达形式,围绕历史主题,选取东北抗联、八女投江、东北工业题材等代表性视角进行创作,阐述了选题的历史背景、资料收集情况,并展示了草图的构思理念与呈现效果。
中国画博士班导师充分肯定博士生们扎实的前期准备和创作潜力,并对主题创作提出要求:立足创新,从题材选择与观察视角切入,避免图式化倾向及对历史资料的简单转化;创作过程应融入真情实感,严格遵循视觉艺术规律。导师们强调,主旋律创作必须承载国家与民族担当,深化历史纵深感和思想性,实现民族精神的现代表达,同时拓宽国际视野以推动跨文化对话。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条件,要求博士生树立精品意识,反复锤炼构图与形象塑造,深入研习经典作品,把握此次重要契机创作出优秀作品。
“十四五”期间,在教育部大力支持下,学校整合核心资源设立中国画研究院、创设中国画博士班,集聚全国顶尖艺术力量,着力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拔尖创新人才。两年来师生创作成果丰硕,国内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当前博士班在读59人,今秋将迎来41名2025级新生,形成中外美术史首个百人规模的中国画高端人才培养平台。
来源|戏剧影视学院 研究生院 融媒体中心